“十一五”以來,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,普鋼以“打造環境友好型企業”為戰略目標,貫徹執行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》和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》等法律、法規,全面實施生產結構、能源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優化調整工程。堅持技術創新,發展低碳經濟,不斷引進國內外當代最先進的清潔生產、環保及節能技術和設備,改革生產工藝,采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材料,從生產的源頭抓起,實施全過程控制,同時再加上必要的末端治理措施,確保污染物排放達標,實現節能、降耗、減污、增效的有機統一,有效地保護了企業及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。
——嚴格執行“環保三同時”。
在項目建設過程中,普鋼嚴格執行項目建設“三同時”制度,使環保設備與主體設備同時設計、同時施工、同時投入運行。環保設施的投資額要占項目總投資的10%以上。新建項目全面采用先進的清潔生產工藝和污染控制新技術。
目前共建成各類環保設施110套,其中除塵設施97套,脫硫設施4套,水處理設施9套;除塵設施總過慮面積45萬m2;總風量2750萬m3/h;水處理能力10萬m3/h。
——切實搞好企業的環保管理工作,管好用好環保設備。
積極采用先進的環保技術改造現有的環保設備,切實解決環保方面的重點難點問題,不斷提升環保設施的運行效果。2013年的噸鋼環保運行費用為80元/噸。
2010年,普鋼投資1.6億多元,在燒結機實施煙氣脫硫技改項目。采用石灰石膏法技術。整個生產過程實現管控一體化,即通過監測燒結機煙氣的溫度和SO2 濃度,來控制石灰漿液的加入量。脫硫除塵效果比較明顯,經環保部門檢測,外排煙氣SO2 濃度從改造前 1500mg/Nm3的下降到100mg/Nm3以下;煙塵濃度從改造前的100 mg/Nm3下降到38 mg/Nm3,減排SO2 20000多噸/年、煙塵2200多噸/年。脫硫副產品石膏全部用于外售水泥公司,參與社會循環,不造成二次污染。
為了對環境治理狀況做到心中有數,普鋼加強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工作。投資800萬元,選擇有代表性的生產裝置安裝了22套廢氣、水質在線監測儀器,對各類污染物實施全天候的實時監測,對各排放口實行月度取樣抽檢制度,排放合格率列入公司月度考核;監測數據與武安市、邯鄲市、河北省環境監測站聯網,接受環保部門的檢查與監督。
——堅持技術進步,采用清潔生產工藝,實施污染源頭控制。
幾年來公司在環保方面投資達11億元左右,各生產工序配套建設有各類環保設施。
豎爐配有靜電除塵器和電袋復合除塵器;帶式燒結機機頭配備靜電除塵器和脫硫設施,機尾配備電袋復合除塵器和靜電除塵器,皮帶轉運點安裝點式除塵器;煉鐵系統配備布袋除塵器;煉鋼二次煙氣、混鐵爐、精煉爐配備布袋除塵器和一次煙氣二文三脫、板框壓濾機及干法凈化回收系統等,共計89臺(套)除塵設施、22臺點式除塵器和4套脫硫設施。
公司5臺燒結機全部配套建設脫硫裝置,2008年公司投資6200萬元,在1×180m2帶式燒結機上建設一套氨法脫硫系統,2009年5月投入運行。2010年投資3000萬元,在1×180m2帶式燒結機上建設一套石灰石膏脫硫系統,2011年11月投入運行。2012年公司投資3800萬元,在二鐵265m2帶式燒結機上建設一套石灰石膏法脫硫系統,2013年9月投入運行。2013年公司投資3800萬元,在三鐵265m2帶式燒結機上建設一套石灰石膏法脫硫系統,2014年5月投入運行。按照河北省政府要求,我公司全部完成省政府整改內容,所有燒結機脫硫旁路全部拆除,并通過河北省環保廳驗收。
公司加強對原料場地的管理,在燒結原料場地建設地下料倉及擋風抑塵墻;在高爐原料場地建設封閉式料倉三座;對露天原料進行全覆蓋。
公司于2010年購置4輛吸塵車和1輛灑水車,吸塵車對廠區道路及生產場地每天24小時不間斷進行清掃,灑水車每天對廠區道路及生產場地進行噴灑作業,有效控制二次揚塵。
公司于2011年投資9680萬元,建設固廢綜合利用可循環處理工程,年處理鋼渣100萬噸,煉鋼產生的轉爐鋼渣得到治理和利用。
公司建設5萬m3和8萬m3轉爐煤氣柜各一座,把煉鋼過程中所產生的煤氣回收,作為燃料用于生產工序和發電工序,既節約了能源又保護了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