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鋼鐵去產能有望超額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,依法取締‘地條鋼’任務按期完成。”在國新辦于10月27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,工信部新聞發言人、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鄭立新這樣表示。據悉,今年1月~7月份,鋼鐵去產能已完成預定目標任務。
鄭立新介紹說,總體來看,前三季度工業運行穩中向好、好于預期,工業生產穩定。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.7%,增速比去年和前年同期分別提高0.7個和0.5個百分點,平穩增長中略有加快。其中,1月~9月份,鋼鐵、有色、水泥、平板玻璃等行業利潤實現較大幅度增長,企業虧損同比分別收窄4.8、2.4、12和6.2個百分點。

環保限產停產對工業的影響
當記者問到環保限產停產對工業增加值和效益的影響時,鄭立新回應道,京津冀包括全國各界對環境的問題越來越重視,環保部門在嚴格的執行《環保法》,在一些地區對污染環境的企業實施了依法關停,各個地區的工業主管部門也在積極配合環保部門做好這方面的工作。
他表示,實施更加嚴格的環保政策,是加大生態保護力度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,也是建設美麗中國、統籌推進“五位一體”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的必然要求。嚴格的環保政策對生產工業落后、排放不達標的企業進行了關停。從長遠看,這項措施是對民生所依賴的生態環境的重大保護。同時也是倒逼企業更加重視綠色發展理念,實現整個工業的可持續發展。
鄭立新表示,在嚴格執行環保法、嚴格保護環境的情況下,工業企業仍然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績,其重要原因是,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了作用。
依法取締“地條鋼”任務按期完成
在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,鄭立新表示,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進,鋼鐵去產能任務加快落實——鋼鐵去產能已完成預定目標任務,依法取締“地條鋼”任務按期完成。電解鋁、水泥、平板玻璃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持續推進。
同時,鄭立新表示,降成本工作加快推進效果明顯。制定公布國務院部門涉企保證金清單,取消各類涉企保證金項目200余項。積極適應消費升級變化,著力增品種、提品質、創品牌,高端產品供給能力進一步提高,符合消費升級方向的產品產量增長較快。
電子制造、裝備制造成為工業增長主力
在大力振興制造業方面,鄭立新介紹說,目前已全面實施“中國制造2025”,穩步推進“中國制造2025”試點示范城市(群)建設,研究創建“中國制造2025”國家級示范區,實施制造業創新中心、智能制造等五大工程,制造業結構調整優化加快。
前三季度,電子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分別快于整體工業7.2和4.4個百分點,這兩個行業成為今年拉動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。前三季度,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快于整體工業增速6.7個百分點。